【抗肺炎】疫情下的零售商超众生相:机会还是挑战?

发布时间:2020-02-21

浏览次数:1257

本来零售行业在生意红火的春节下,销售额和利润会翻几番,但在突如其来疫情下,零售行业遭遇“当头一棒”。其实不管是零售行业,基本上大部分的传统行业都遭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旅游、餐饮、酒店、交通航运、物流、线下消费的购物中心等传统行业。

2020中国线下零售市场第一场“搏疫”大考——巨大客流损失

线下零售商超大部分陷入停业状态,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给全国线下零售市场沉重一击。客流损失了至少八成,餐饮、零售、娱乐等停业达七成,整个市场沦为重灾区。

对于实体零售而言,暂停营业是暂时性的决策,对销售额有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春节黄金周的叠加效应之下,租金、库存和现金流压力会随着关店的时长增加而风险加大。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表示,“这次疫情导致目前一半门店被迫关闭,每天要损失100多万,按照这样的速度,自有资金最多坚持2个多月,接下来期待线上商城来弥补一些损失,我们会加大直播以及短视频的销售。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实质性的减免,比如第一季度的增值税、所得税、延缓支付五险一金等等。业主也能否减免部分房租。”

零售到家业务,逆势上升

然而,因新型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需要待在家里,避免人群聚集。由此,带来消费者对便利性服务需求大增。

因此,传统商品线上采买,到家服务逐步追捧。疫情环境下,该服务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刚需,起到保供应作用。另一方面,商超到家等线上业务可以避免人群聚集,分流一部分人群订单,因此,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便利的服务。加上餐饮门店等的关闭,餐饮线上订单的缩小。一方面,传统商品的网购渗透率进一步加深。由于疫情“限足”带来的出行不便,原来很多外出采买的商品改为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这使得能够提供及时、便捷“到家”服务的企业业务量快速增长。以京东到家为例,其APP在苹果商店应用总榜(免费)上的排名自春节开始大幅前移,除夕当天还在246名的位置,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28日已经进入前30名之列。而据证券日报网披露的数据,20年除夕至初三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540%,超市商品销售额更是增长600%。另据相关媒体报道:

(1)每日优鲜的数据显示,从除夕至初四,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2)美团买菜仅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就达到了春节前的2-3倍;

(3)永辉生活·到家的粮油、生鲜等供应量均达到平时的2-5倍不等,仅一月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就超过56%

(4)物美的生鲜蔬菜供应链超出日常3倍,配送到家需求同步激增;

(5)美菜网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启To C业务,新用户量与订单量同步暴涨;

(6)叮咚买菜在今年大年三十的订单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0%

(7)盒马鲜生在全国范围内,今年春节期间的出货量达到平时的5-10倍。

对此,自有品牌专业委员会(PLSC)观察发现,对目前市场各方经营实体的访问情况来看,各家企业的到家等线上业务增长都非常快,似乎处在一个订单大爆炸的阶段,该块业务正在培育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疫情拐点之后,零售企业如何变革

如果新的疫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对零售商超的影响。而疫情出现拐点之时,正是实体零售复苏之时。

在特殊的环境下,曾经的传统超市、如今的社区商超成为了蛰伏在家中、偶尔外出放飞的年轻人们的“必去场所”,原本习惯线上消费的年轻人又重新拾起了记忆,回归到线下的采购之中。尤其拐点出现之后,这种现象会更加加剧:

1 传统超市与社区商超或将复苏

规模小、品类全的的社区类生鲜超市或将会迎来市场增长点。面积缩小、重整布局、提升辅助功能等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调整将成为新社区商超的基本卖点。

02 新一代消费主力回归

这次疫情对上万平米的大型超市可能会是一次重新洗牌,也集中暴露出了传统线下零售超市中很多结构性的问题。传统商超应该在本次“大考”中及时总结经验,积极维护商品品质并拓展客户体验。想要回归主流零售市场,线上的连接和线下的互动必不可少。

03 转型风口来临

就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大卖场来看,全面整合使用线上的品牌,在这次考验中反而成功"增粉",阿里巴巴,苏宁,永辉等品牌均收获不少新会员。对于传统大卖场而言,这次也是转型的绝佳机遇,转变传统消费者习惯仍需把握时机。

本次疫情凸显了未来零售的发展方向。未来不会再有新、旧零售的区分,行业巨头一定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谁走在前面,谁才有机会成为获利的一方”。疫情过后,行业将面临一场洗牌,在疫情考验下成长的企业将迎来一轮发展。

疫情爆发,很多传统零售企业迅速加快线上布局。据京东到家透露,包括步步高、永旺、绿地优选、卜蜂莲花等企业在内的近40家连锁商超,都已在疫情期间上线,可以说,是疫情在倒逼传统零售企业的线上转型。

可以确定的是,疫情极大提升了新零售企业的市场渗透率,许多原本转化困难的中老年人,此次被迫转向线上买菜。这也意味着,如何做好扎实的用户运营、保持新增用户粘性,成为各企业未来需要思考的重点。

 

观众预登记

2019全球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上海&新零售生鲜食材展PC系统已截止,请您关注下方公众号二维码进行预登记。